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濁水溪中上游田野調查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碩一林志峰

日 期:2009年4月30日(四)~2009年5月2日(六),共3日

參與人員:張素玢、鄭鄭老師、謝維倫、賴昱錡、莊詠年、周慧茹、劉于銓、江俞萱、趙健佑、林志峰,共10人。
紀 錄:林志峰

2009年4月30日 第一天 04/30(四)

07:15-09:45 在師大門口集合後出發,一路走國道二號轉國道六號到埔里下交流道。
09:45-10:05 在埔里往魚池的路上與葉賀松課長會合。
10:20-10:40 葉經理(後來才知道台電幹部的職稱己由課長改為經理)認為還有點時間就帶我們回他在魚池仙楂腳的老家。我們一伙人就在這裡待了二十分鐘,葉經理向我們解說這間老三合院的住宅在九二一大地震時的損壞及新修的形況。

10:55-12:10 到達大觀發電廠,在接待室裡觀賞了影片及由蕭小姐為我們作簡報。得知水力發電廠裡有兩種發電機制一為貫常發電、一為抽蓄發電,大觀發電廠裡分為五組發電廠,屬抽蓄發電的電廠是大觀二廠及明潭電廠,另有大觀一廠鉅工分廠水里電廠皆屬貫常發電。大觀發電廠最早完工於昭和9年(1934),初期原本只有大觀一廠,後來陸續建立了水裡電廠、大觀二廠、明潭電廠及鉅工分廠,形成今日大觀發電廠的規模。聽完了解說還讓當地主管破費請我們品嘗有名的二坪冰棒。




圖一葉經理老家三合院的正身





圖二:大觀一廠的鋼管引水


12:25-13:15庄腳菜餐廳吃午餐,菜餚美味可口。
13:40-15:15臺灣電力公司抽蓄施工處,位於埔里鎮內,由葉經理安排聽取專業經理黃偉光先生說解「萬松計畫」的簡報,所謂「萬松計劃」就是萬大松林發電廠的新建工程計劃,目前已開工正在興建當中,工地就位於松林村附近。聽完簡報後因時間已晚,迅速趕往下個預定地武界壩。由埔里往武界是走投71號公路。



圖三:黃偉光經理解說簡報情形





圖四:萬松水力發電廠新建工程在仁愛鄉愛村的松林、親愛、萬豐 部落之附近。



15:20-15:30暫停於往武界壩的路旁,遠眺武界部落、濁水溪溪谷及新武界引水管的栱橋。
15:40-16:25到達台電武界管理所;由辦公室通往武界壩,看到淤塞非常嚴重的武界水庫,武界壩完成於昭和十九年(1930),是日月潭湖水的源頭,現因使用年久,已在附近的栗栖溪建造一座新的水壩代替。因為時間太晚了,葉經理必須先離開,所以就沒有到壩頂上觀看,實在可惜。


圖五:淤塞非常嚴重的武界水庫

17:05-17:30抵達曲冰遺址;這裡是台灣所發現最高的史前遺址,可證明高山原住民在很早就已經選擇在山區活動,曲冰屬於仁愛鄉的萬豐村,原名干卓萬。附近的地形有很多河階台地。

圖六 曲冰遺址現況。

17:40-17:50親愛村的布洛那灣古屋;這是一處示範原住民住宅的文化園區,規模不大,只是一些仿泰雅族的傳統建築。
18:05 當晚投宿於臺電的萬大宿舍




圖七台電萬大員工宿舍


第二天05/01(五)

07:50 由台電萬大員工宿舍出發
08:00-08:05 停車觀看霧社水庫,霧社水庫又名萬大水庫,湖光山色、美不勝收不過水庫淤積嚴重情況與武界水庫度不相上下。雖然有抽砂船在湖上作業,但抽砂的量不及淤積量來得快,抽砂作業充其量只不過是聊勝於無而已。
09:25-10:05離開萬大水庫在霧社轉往台十四號甲線,經清境農場、翠峰、一路未停直達武嶺;這裡舊名:佐久間鞍部,為合歡山東峰與主峰之間的鞍部,海拔3275公尺,也是濁水溪的源頭,是我們這趟田調主要目的地之一。




圖八萬大水庫之湖光山色美景


10:20-11:20登石門山,於十點四十五分全員登頂。




圖九佐久間鞍部,圖中即為合峰山東峰





圖十:合歡山主峰雄姿


11:25-13:45先在合歡山主峰登山口吃午餐再登上合歡山主峰,全員於下午一點攻頂。全體在合歡山主峰上盡情的拍照,於一點四十分回到登山口停車處全體快速上車開往下個目的地-信義鄉的地利村。



15:05-15:45 車行至霧社休息,鄭老師在車上稍為休息一下,同學們前往霧社神社遊看,霧社神社的遺跡大都已消失,大概只剩鳥居和幾座燈座佇立於山坡上。



17:55 抵達明日田調的目的地-信義鄉雙龍村東龍段的穌斯共農場,穌斯共農場位於濁水溪左岸的一處河階上,我們必須先走過東龍吊橋,再穿過濁水濁的乾溪床,最後登上一段小斜坡才到達。如同化外之地的穌斯共農場。



18:25 晚餐,久別的白米飯。



19:25-22:30 晚餐後與農場主人谷長青的高堂訪談,谷金葉高齡八十,與我們對談了近二個小時的布農族文化與個人生命史。




圖十一左:與主人谷長青與谷金葉對談的情形


第三天 05/02(六)

07:35 今日必須步行前往巴庫拉斯舊社訪察,所以一早就由農場出發,再度踏上濁水溪河牀,展開今日的行程。




圖十二通往穌斯共農場之東龍吊橋。橋下即寛大的濁水溪河床。


09:00 一路順著產業道路上坡,每個人都氣喘如牛,除了張老師之外,老師的體力真是好到不行。大約九點時抵達產業道路的鞍部,在此觀看濁水溪景觀真的令人很震撼,蒼翠的山林、深邃的河谷,濁水溪在此有其獨特的流域個性,不愧為台灣第一大河。越過鞍部一路下坡,稍稍後才知這條路是私人所建的,難怪坡度這麼陡,沿途都可看到濁水溪的峽谷景觀。道路的盡頭就是巴庫拉斯舊社。

09:55-10:30 到達巴庫拉斯舊社遺圵,全體在舊社傳統石板屋前休息,吃八寶粥…巴庫拉斯社原屬布農族群部落,意為河岸平坦之地,日治時期設置了蕃童教育所及駐在所。




圖十三為通往巴庫拉庫路上所見到的河谷,濁水河主流在這裡形成曲流。


10:35 由石板屋旁往上走即可到達巴庫拉斯蕃童教育所的範圍,根據舊照片顯示蕃童育所之後方即是巴庫拉斯駐在所,目前這塊土地上是宋賢明先生所經營的生態農場。




圖十四下:由通往巴庫拉斯的產業道路上向西望即可看到雙龍村和遠處之濛濛的
水里鎮民和村。




圖十五巴庫拉斯舊社的布農傳統石板屋的遺跡。


10:45-11:50 與宋賢明先生對談(巴庫拉斯生態農場的莊主。



12:00-12:30 宋賢明先生帶領我們在濁水溪河床上解說整個河道變遷的對比。



12:35-14:20 有鑑於同學的疲憊央請宋先生開車送我們回穌斯共農場,宋先生答應送我們回去,我們在叉路口下車步行回到穌斯共農場,稍後午餐。



14:45-15:50 同學們到溪床上觀察濁水溪之水量。我個人因奉老師之命,準備晚上回台北時擔任駕駛,所以留在農場上休憩。




圖十六:宋賢明先生營經的巴庫拉斯生態農場,原址即是巴庫拉斯蕃童教育所及駐在所。




圖十七:為巴庫拉斯教育所之操場所在地



17:15 準備返回台北,在回返前先再往五里亭看濁水濁與丹大溪滙流處及丹大林道和孫海橋。




圖十八上:濁水溪在此與丹大溪滙流,河右岸即是廢棄的丹大林道,河道上的橋墩是在被大水沖走的孫海橋。



17:15-21:55 全員上車出發返回臺北,路途上在集集洗車及在名間7-11休息吃晚餐,在19:50再度上路。大約十點正師大在門口解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