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琅鹽井志》

作者:沈鼐

卷次:十卷、首一卷

刊行時間:康熙50年(1711

一、前言

康熙12年(1673),時任琅鹽井提舉來度,纂修琅井舊志,正是鹽政已佔有其特殊地位[1]。康熙48年(1709),沈鼐接任琅鹽井提舉,感嘆舊志所載內容多與現實情況有所出入,於是想增加章節來填補舊志所缺漏之處。便邀請琅鹽井吏目孫復負責纂修,吏部候選儒學訓導張約敬等人編輯,始修於康熙48年(1709)冬,康熙50年(1711)仲夏撰輯完成,歷時1年多,共計10卷,卷首為圖考。

二、內容

清代鹽產分佈很廣,十八省之中,只有廣西不出產鹽,總計351州縣有產鹽的記錄。食鹽的原料來源有六:海水、鹽湖、鹽井、鹽岩、石膏礦及鹹土。雲南除了天然鹽泉之外,也出產鹽岩,將其浸泡在滷水或清水之中,煎煮成鹽,是為井鹽。其含鹽重要百分比1.5656.25,甚至比臺灣海鹽2.503.00高出許多[2]

清初,雲南鹽井數量大致與明末相等,約凡九井,琅井則為其一[3]。琅井在行政區上,隸屬於楚雄府定遠縣,同在境內的尚有黑鹽井,皆設有鹽井提舉司[4],隸屬於巡按。隨著雲南墾地日廣,人口增加,使得鹽井生產變得相當重要,更在之後不斷增設鹽井,琅井也在這背景之下,重要性逐漸增加。

本志主修者沈鼐,字枚臣,江南長洲人,貢監生。任內除了完成本志之外,也曾捐資建橋。本志在章節安排上,特別著重於賦役志部份的描述,細分十二項目來探討鹽業的生產與產銷,可瞭解當時雲南井鹽的工藝程度相當高,並體認到雲南人口增加,使得地方志書有不得重修的處境,是研究清代早期鹽業相當重要的專志之一。本志現為浙江巡撫採進本,收錄《四庫全書‧史部三十‧地理類存目三》之中。


[1] 在卷首收有來度在舊志中的序言,曾提及琅井地區範圍不大,但因為在賦役上實為重要,做志書來交代。詳情可參考:來度,〈舊序〉,收入於沈鼐纂修,《琅鹽井志》,(臺南縣:莊嚴文化,1996),頁5-6

[2] 姜道章,〈清代食鹽的生產及其變遷〉,《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華岡地理學報》162003.6),頁1-23

[3] 大致上,繼承明制,設有黑鹽井、白鹽井、琅井、雲龍井、安寧井、阿陋井、枳舊井、彌沙井、景東井,凡九區。其中景東、只舊二井,則是在康熙年間新增。可參考:趙小平,〈試論雲南鹽礦生產、移民與工商市鎮形成、發展的關係〉,《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142006.8),頁19

[4] 琅井提舉司在明末天啟3年(1623)之前,原本設置在安寧州,後來才遷至此。清初,繼承明制,並無法太大改變,也設有提舉司在其所轄井鹽區管理。後來,在同治13年(1874)裁撤琅鹽井,改設提舉司駐石膏井,黑鹽提舉司則移駐寶泉鄉。可參考:趙爾巽等纂,〈地理志‧雲南‧楚雄府〉,《清史稿》,(臺北市:中華書局,1977),頁2329;唐仁粵主編,《中國鹽業史:地方編》,(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7),頁695-69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