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演講】方志的採訪與編輯出版

演講者:戴月芳教授
時間:2009.03.26(三)
地點:台史所勤308教室
紀錄:黃瀞潁

一、前言
在台灣的就業市場中,文史哲工作者往往非職場徵才的主流,以致於許多自學院畢業的學生,常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窘境。此外,在實務操作上,實地採訪以及編輯出版,皆是在研究與就業歷程中所需的技能。如何將歷史學的專業訓練與素養,和就業市場做連結,以及出版過程中的採訪、排版、編輯等技能的培養,是本次演講所著重的面向。演講者以其歷史系出身的背景與豐富的職場經歷,帶領大家領略歷史學的實務課題。

二、歷史學與實務的結合
在學院內接受歷史專業訓練的學生,並非人人皆能在畢業後至學術單位工作,能發展的路也不僅有擔任教職一途。現今的多元社會中,有許多機會與「商機」是歷史學可發揮與掌握的。例如:線上遊戲的故事背景、出版社編輯、文字工作者、影音媒體的幕後編劇。重要的是,需盡早思考就業問題,努力培養其他專業技能,並將歷史的專業與市場做媒合。這樣不僅能降低失業問題的風險,同時亦能將所學運用於工作中。

三、出版之注意面向
研究過程中,有時需利用到田野調查實務的研究方法。田野調查的前置作業為先備知識的建立與了解,以及踏查或採訪所需的器材,如:相機、錄音筆、筆記等等;在調查過程中需謹慎小心,以免資料記錄的遺失而需再花費更長的補救時間;紀錄下來的資料亦需經判斷解讀、考證比對,而非全盤接受。此外,若需將作品編排出版,首先注意的是版面的排版與鋪陳,如文字與圖片的搭配運用;其次是條目的編排以及標題敘述,如標題切忌過長,以及大綱條目如何編排;再者是表格與專欄的應用,表格羅列可一覽無遺且有條理的整理重點,專欄可延伸與補充內文所無法完全呈現的內容。若能在學生時期,把握每次的學習機會,充實自我的專業技能,相信應可減少就業問題的衝擊。

四、小結與省思
身為歷史學研究群的一份子,有時不免徬徨於就業迷途中,然而在經過此次的演講後,除意識到社會的現實面,了解到歷史學的實務應用外,亦思考了些許問題,如:歷史學的社會定位,意即歷史學的社會實踐與應用為何?在現實社會裡,歷史學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能發揮的功用又為何?又何以文史哲學門是處於被社會邊緣化的知識體系?倘若將部分原因歸結為社會重商性的結構因素外,那麼另一部分則需靠大家的努力,不再閉門造車,將所學轉化為實際可應用的知識,相信能給予社會、教育、文化各層面正向的力量。


沒有留言: